企业文化

企业文化

Culture
返回栏目

油田小记

作者:陈力华 时间:2023/06/19 浏览次数:

水  趣
       我是75年的夏天到采油队的。
       我们采油队地处黄河入海口的碱滩上,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。芦苇、  野兔、刺猬、蛇和我们,  大概就是当地仅有的生物了。由于受渤海潮汛的影  响,我们的住地以及计量站,井台、加热台等,其地基都建造得高出地面许多。远远望去,在芦苇的绿海中,红瓦白墙的建筑物星罗棋布,犹如座座岛  屿。它们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,让人流连忘返。
        我到队上没几天,潮汛来了。当我身临其境时,才明白了老工人为什 么会把潮汛称为“客人”。因为到达我们那儿的潮汛实在太文静了。没有浊浪滔天,没有排山倒海,而是无声无息地一寸一寸地漫过来的。不知不觉中,芦苇就浸在了水中。
        不是特大汛情,我们的“小岛”是安全的。只是我们上班要划着橡皮艇去了。按照连"队的规定,我和师傅分别穿上连雨靴的黑色橡皮背带裤和泡沫救  生衣,罩上雨衣,一行动起来,笨拙得像企鹅;登上橡皮艇,又活脱脱成了偷渡的美蒋特务。
        我一边划着,一边唱着:“让我们荡起双浆”、  “洪湖水浪打浪”、“一条大河波浪宽"、“划船歌"……痛快淋漓,美美地“会了一顿餐"。反正师傅也不知道我唱的是些啥(师傅是个农村姑娘,很"慈祥")。
        到了站上,我吃了一惊,兔子四处乱蹦,蛇沿着墙角出溜,刺猬就地蜷缩成团.....几乎没有人下脚的地方。队上的小伙子组织起了“打猫队”。只见他们一个个腰缠铁丝,铁丝上着一圈圈兔子。赤手空拳就能满载而归,他们创造出旧石器以前的伟业。
        连队食堂连着吃了几天的卤野兔,腻得我直今都不碰兔子。
       水来时无声,去时也无声。它给我们留下泥泞,也给我们留下鱼虾。于是连队食堂又久久地飘出海鲜的腥味……

       火神
       在采油队,由于每天跟油、气打交道,一不小心  “火神”就会不请自到。轻则让它舔上一口,重则危及生命。我虽然幸免于舔,但与“火神”却是老交道。
        76年底,义和庄附近发现了古潜山高产油层。各路人马立即奔赴义和前线。我和十几个姑娘组成女子采油  站,钻井队打完一口井,我们就接收一口井。因为仓促上马、生产和生活的条  件都十分简陋。古潜山油层丰厚,开发初期,一口井的产量顶一个指挥部的  产量。油多,输油管线又没跟上,只好没日没夜地用汽车运送,用油罐储存。工作繁重条件差,一个班下来,经常是浑身上下油迹斑斑。对付这些原油,唯一的办法是用汽油清洗。那时正值隆冬,在室外洗衣太冷,而室内又点着火炉,再加上我们住的又是用芦苇加泥搭成的简易房,这样就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的危险。尽管上边再三强调安全,但“  火神”仍频繁光顾我们。起初都是些小打小闹,有惊无险、还凭添些笑料,大伙儿也就见惯不惊了。终  于有一天酿成了祸,请来了“火神大爷”。
        “请神”的是一位才从兵团来的姑娘。也许是她没有领教过汽油与火结合  的厉害,也许是天太冷而衣服又太脏,总之,她端着半脸盆汽油就敢进屋,  而且就放在火炉旁!后果可想而知。“呼”的一声,  火就穿透了墙;“呼”的  一下,火就窜上了顶。  那天我下夜班正在她隔壁休息。听见第一声响,我躺在被窝里没动,以为又是谁在“开玩笑”。火上房顶后我才感到有些不妙,赶紧翻身下床跑出屋去一看,糟!是真干!我一头钻进屋子,把床上的  东西一卷,撞开窗户就扔了出去。当我再想扔点什么时  候,不知是谁把我也给扔了出去。
        后来才知道是附近钻井队赶来帮 我们扑灭了火。那场火烧得很彻底,  两排房子只有半间幸存。好在当时我们的行李大多存放在后勤,要不损失大了。那位“请神”的姑娘手受了伤,头顶中间的头发全燎光。
        那场火烧得很是时候,上午起火,不到中午,寒流就来了。
        当天下午,指挥部在我们那儿召开火灾事故现场会。众目睽睽之下,难民般的姑娘们站在废墟旁,泪水挂在脸上,结成一个个的小冰粒儿,晶莹透亮……


Powered by junjie俊捷网络